“小火箭”释放新产能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免费 小火箭 “小火箭”释放新产能

“小火箭”释放新产能

2024-06-24 04:0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自动化发射架填装上芯片火箭弹,后台控制系统调整角度与射程,接受点火指令,一枚枚增雨防雹火箭弹直入云霄……4月的澜沧江、金沙江流域,一场场精准人工增雨作业有序进行。

“这枚‘小火箭’,不仅可以在干旱时节增雨,还能在雨季介入雹云,变雹为雨,降低灾害。”云南锐达民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建进介绍。自1958年开始,全国有组织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,由场景应用拓展出的市场也经历了一波高速增长。据统计,全国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生产的企业达7家。其中,作为全国最早研发、批量生产民用火箭的生产营销企业,锐达公司以450吨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“人工影响天气用燃爆器材”产能厂家。“公司产能换作火箭单枚各型号,平均计算约16万枚。若全部释放延伸,产值可达3.5亿元。”吴建进说。

然而,经济周期与产能供需不平衡成为制约包括“人影火箭”在内的传统工业发展的壁垒。“经过发展,全国火箭作业点约7500个,年火箭弹使用量约12万枚。”锐达公司火箭分厂厂长保和祥说,“而公司在全国火箭作业点有821个,加上产品规格单一限制,2019年公司生产销售增雨火箭仅2万余枚,远远没有释放出应有产能。”

2020年12月2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,进一步推动人工影响天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随着全社会对防灾减灾越来越重视,作为重要手段的人工影响天气用燃爆器材作业量明显提升,逐年刷新数据。

锐达公司从中看到了机会。“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,让传统产业发出‘新芽’,实现企业的‘重生’。”锐达公司火箭分厂副厂长孙胜凡说。瞄准创新特点,守住质优关键,2021年5月,锐达公司立项申请“系列化增雨防雹火箭”研发,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,形成了可覆盖4千米—8千米射程的全系列火箭,在市场中拥有了话语权、竞争力。2023年8月28日,采用电子芯片控制技术和分段式残骸自毁技术的一型新研产品JFJ-6B火箭,通过中国气象局上海气象装备保障中心组织的产品定型鉴定。公司开始稳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,开展小批量试生产工作。同时,“新型智能自动化发射架”多项技术在全国领先,研发投入市场后受到客户好评和青睐,并被省内外多地邀请合作“精准作业”课题研究。

芯片精准控制、残骸自毁、低空开伞等国内领先技术让锐达公司的火箭产品增雨防雹效果显著,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。同时,为进一步做好服务托举产品,公司引进“长安皮卡”作为流动作业车开展合作。在不断的“发芽”中,不仅提高了产业效益,也提升了产业技术储备,为生产线少人化、安全自动化改造、提高安全生产本质奠定了基础。

2023年,锐达公司生产增雨火箭36750枚、销售43297枚,实现销售收入2252万元。今年4至5月,公司向省内输出8290枚增雨火箭,并增加40余套自动化发射装备,保障全省实际火箭作业7.21枚,作业3000次。

当前,凭借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,锐达公司正积极引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,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。同时,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民用火箭常年出口国外的企业,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辐射带动周边国家“人影火箭”出口。

本报记者 王丹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